发布时间:2025-10-27 文章来源:35银屑病网
“银屑病能去根吗?”这句饱含期待与些许无奈的提问,如同每个冬日里冷风刮过皮肤时的隐隐灼痛,一次次敲打着很多病友的心弦。说实话,作为一名深耕医学科普多年的银屑健康网小编小银,我深知这种渴望“斩草除根”的心情。往深了说,面对这种缠绵不休的皮肤顽疾,谁不想一了百了呢?但从目前严谨的医学科学角度来看,银屑病,这种古称“白疕”的常见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,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暂时还无法达到真的意义上的“尽量去根”。它更像是一种需要长期、科学管理,且极易反反复作的慢性疾病。这意味着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?当然不是!我们的目标,是让它“乖乖听话”,不影响咱们正常的生活,甚至达到临床上的“清零”状态。

| 疾病属性 | 国内现状 | 治疗理念 |
| 不传染,但有遗传性;多基因疾病,环境触发 | 约700万患者,每200人有1人,发病无性别差异 | 治疗尚不能,但可实现皮损减缓、共病管理、提高生活质量 |
一、拨开迷雾:银屑病究竟是“何方神圣”?
当我们谈论银屑如何治疗能去根时,接下来得清楚我们面对的是什么。银屑病,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“惹人嫌”的传染病,它真的不传染!多少患者因为身上的斑块被周围人误解、疏远,心里那叫一个“破防了”。往深了说,它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,尽管不传染,却有着家族遗传的“烙印”:如果父母一方患病,子女的遗传概率大约在10%-20%,要是双方都有,那概率甚至飙升到50%左右。不过,大约60%-80%的发病都需要环境因素来“点火”,比如感染、精神紧张、创伤、抽烟酗酒、某些药物,甚至气候季节的变换,这些都可能是压倒骆驼的当然一根稻草,让潜藏的基因缺陷浮出水面。据统计,全球约有1.25亿银屑病患者,咱们国内就有约700万人,差不多每200个人里就有一位病友,年龄从婴儿到老年都可能发病,不分男女。
这种病症家族庞大,类型各异,从较常见的寻常型银屑病、关节病型银屑病(让关节也跟着“遭殃”)、脓疱型、红皮病型,到滴状、斑块状等等,甚至头皮、指甲、外阴部也可能成为“重灾区”。它的症状也让人头疼——皮肤上覆盖着层层银白色鳞屑,刮掉后露出光滑的红色薄膜,再刮还会出现点状出血,医学上称之为“银屑病三联征(滴蜡现象、薄膜现象和AUSPITZ征)”。更让人烦躁的是那挠心挠肺的瘙痒,有些患者还会伴有灼热或疼痛,皮肤干燥、破裂甚至出血,简直是“巴适”不起来。夏季可能略有缓解,但冬季往往会加重或反复。较新的研究揭示,多种细胞在多种诱因刺激下,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、白介素-17、白介素-22、白介素-23和辅助性T细胞17(Th17)细胞等细胞因子,刺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,终形成了那层层叠叠的厚厚鳞屑。了解这些,才能更明白银屑如何治疗能去根并不是易事。
二、探寻路径:银屑病该如何科学干预?
既然无法“去根”,那么银屑如何治疗能去根这个问题的答案,就转变为“银屑如何更好地控制,达到接近去根的效果”。现在,医学界已经有一套相对规范且效果不错的治疗体系,旨在减缓皮损、管理共病、不错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,让患者的生活不再被疾病掌控。2023版《国内银屑病诊疗指南》明确指出,治疗目标就包括这些。
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,治疗方案也是“量体裁衣”。像那些皮损面积小于体表面积3%的局部型银屑病,往往通过局部外用药物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。这包括了糖皮质激素、维A酸类药物、维生素D3衍生物以及日常必不可少的护肤保湿润肤剂。这些药物就像“定点减缓”的狙击手,直接作用于病灶。
当病情扩大,皮损面积较大,或者局部治疗的效果不佳时,医生就会考虑联合物理疗法和系统治疗。物理治疗中较常见的就是光疗,比如UVB紫外线照射。口服药物则会根据病情轻重,优先选择维A酸类、甲氨蝶呤、环孢素等作为一线药物;必要时,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也可以作为二线辅助。往深了说,这些系统性药物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控制病情。
而对于光疗和系统治疗的效果不佳的重症患者,生物制剂的出现无疑是“YYDS”(永远的神),带来了新的希望。司库奇尤单抗、阿达木单抗、塞立奇单抗等生物制剂,能科学靶向致病环节中的某个细胞因子或其受体,从问题本身上阻断炎症反应,效果非常不错,能让很多重症患者的皮损在短时间内减缓,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。这些科学疗法费用相对较高,但也逐渐纳入医保范畴,极大地减缓了患者的经济负担。PASI评分作为量化银屑病严重程度的工具,能够客观评估红斑、浸润、鳞屑及受累面积,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。
三、生活诊疗室:银屑病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
尽管“银屑如何治疗能去根”是个难题,但科学的治疗结合日常细致化管理,足以让银屑病不再是生活中的“大魔王”。皮肤瘙痒是银屑病较常见的困扰之一。由于皮疹的炎症反应,加上角质层细胞角化不全,皮肤屏障功能受损,水分丢失过多,导致皮肤干燥,这种干燥又会加剧瘙痒,形成恶性循环。此时,保湿润肤就是“王道”!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润肤剂,每天勤涂,不仅能缓解瘙痒,还能恢复皮肤屏障。
日常护理与心理调适
很多银屑病患者在就业、情感、社交上都会遇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痛点。外在的皮损有时会让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产生误解,这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。我记得有位银屑病患者曾跟我说,他觉得自己在职场上“矮人一截”,甚至不敢主动追求心仪的姑娘,生怕对方嫌弃。这种心理压力,有时甚至比身体上的不适更让人崩溃。换句话说,心理健康与生理疾病管理同样重要。
1. 调整心态: 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加入病友社群,与同病相怜的朋友们交流心得,分享经验,你会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很多病友通过社群找到了归属感和力量,甚至有的病友在病情好转后主动成为志愿者,去帮助其他新病友,这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。
2. 皮肤保养注意点: 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日常的保养皮肤也要做到位。避免搔抓,以免引起新的创伤反应,诱发“同形反应”。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,避免过度搓洗。戒烟戒酒,合理饮食,尽量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,规律作息,保持充足睡眠。这些看似小事,但对于控制病情、减少反复至关重要。
我们知道,银屑如何治疗能去根的困惑仍在,但每一次皮损的消退,每一次瘙痒的缓解,都是医学进步的见证。虽然目前无法有效治疗,但我们尽量有能力通过科学的诊疗和积极的自我管理,让银屑病得到有效控制,享受高质量的生活。
病友说:
“以前觉得这病就是绝症,没盼头了。后来用了生物制剂,皮肤干净了,感觉像换了个人,终于敢穿短袖出门了!”——来自成都的李大哥
“以前总觉得别人看我的眼神怪怪的,自卑得要命。现在学会了跟病友们交流,才知道大家都在努力,心理负担轻多了,病情也稳定了不少。”——来自湖南的小王
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所有正在与银屑病抗争的病友们带去理解、指导和一丝暖意。未来可期,医学的进步永不止步,我们共同期待着真的“去根”那一天!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
银屑病百科2025-11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