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16 文章来源:35银屑病网
较近有患者朋友问到,自己脸上起了红斑,在药店买药时,药师建议了螺内酯片,听说能治皮肤病?那螺内酯片跟银屑病有关系吗?这可真是个让人捏一把汗的问题。作为银屑健康网小编小银,我得赶紧跟大家掰扯掰扯清楚,避免大家走弯路、踩坑。毕竟,银屑病这“磨人精”可不是随便什么药都能对付的。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螺内酯片是个什么“角 色”, 再聊聊银屑病这“老朋友”,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。
项目 | 说明 |
螺内酯片 |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(保钾利尿药),处方药,无激素成分 |
银屑病 | 常见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,不传染,易反复 |
螺内酯片,大家可别被它的名字唬住了,它呀,可不是什么“消炎药”、“激素药”。这玩意儿,学名叫做醛固酮受体拮抗剂,说白了,就是一种保钾利尿药。主要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,比如心力衰竭啦、肝硬化腹水啥的,还有一些高血压,以及预防低钾血症。它没有激素成分,不属于激素药物,这一点大家要记牢。螺内酯片银屑病,八竿子打不着。这么说吧,就好像你想用扳手去拧螺丝,结果却拿了个锤子一样,尽量不对路嘛。目前的临床指南,以及我查阅到的医学资料,都没有建议螺内酯片用于治疗银屑病,往深了说,它问题本身就没有这个适应症。指望螺内酯片来治银屑病,那纯粹是自己骗自己,浪费时间又浪费钱!
银屑病,这“老赖”,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。在咱国内,也叫“牛皮癣”,从中医角度又叫做“白疕”。它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,不传染,但是有遗传倾向。如果父母一方患病,子女的遗传几率大概在10%-20%;如果父母双方都患病,那子女的患病率就直接飙升到50%左右。遗传只是因素之一,还得加上环境的“助攻”才能发病。像感染、精神紧张、外伤、抽烟、酗酒,甚至是一些药物,都可能成为银屑病的“导火索”。目前的经验来看,免疫系统和遗传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。各种细胞因子在不同诱因的刺激下,会刺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,终形成了那一层厚厚的鳞屑,用咱老百姓的话说,就是“皴”得厉害。银屑病的类型也挺多,寻常型、关节病型、脓疱型、红皮病型,还有长在头皮上、指甲上的、或是外阴部的,简直是“花样百出”。症状也各不相同,但较常见的还是那些覆盖白色薄膜的红斑、红点状出血,以及瘙痒。冬天加重,夏天缓解,也是它的特点之一。
螺内酯片银屑病,说了这么多,咱们也明白了,这俩问题本身不是一回事儿。那得了银屑病,到底应该怎么办呢?别慌,虽然银屑病这玩意儿挺顽固,但是并不是不可战胜。现在的治疗方法也很多,包括药物治疗、光疗法和中医疗法等等。虽然不能有效治疗,但是可以控制病情,减缓皮损,提高生活质量。常用的外用药有糖皮质激素、维A酸类药物、维生素D3衍生物,以及润肤剂。物理治疗方面,有光疗(UVB)、中药熏蒸、药离子等等。口服药则有维A酸类、甲氨蝶呤、环孢素等等。如果这些都不管用,还可以考虑生物制剂。治疗方案,要根据你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。皮损面积小的,可以单独用外用药;面积大的,就要联合物理疗法和系统治疗。记住,一定要去正规医院,找专业的医生,千万别信那些“祖传秘方”、“有效药”,那都是坑人的!关于这个病,较新版《国内银屑病诊疗指南》明确了治疗目标:皮损减缓,共病管理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PASI评分是医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工具,通过评估红斑、浸润、鳞屑及受累面积来综合计算。明白了这些,心里是不是有点底了?
我觉得头皮发麻,我还能好吗? 鳞屑像雪花一样飘落,瘙痒无休无止……我看到的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滤镜。难道这辈子就只能与银屑病相伴了吗?
好了,冷静一下,深呼吸。螺内酯片银屑病,别再想着吃错药了!咱们得找对方向,积极应对,才能走出困境。
温馨提示一下今天的内容,关于银屑病,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疑问,我再给大家整理三个常见问题:
我想给所有的银屑病病友们一些建议:
有位病友跟我说过:“刚开始我也很绝望,觉得天都塌了。但是后来我慢慢接受了,积极治疗,注意生活习惯,现在病情控制得很好,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。相信我,你也可以的!”
记住,银屑病不是绝症,而是一个可以控制的慢性病。只要我们积极应对,科学治疗,就能和它和平共处,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! 银屑病,加油!
药物2025-10-16
药物2025-10-16
药物2025-10-16
药物2025-10-16
药物2025-10-16
药物2025-10-16
药物2025-10-16
药物2025-10-16
药物2025-10-16
药物2025-10-16